您的位置: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学术活动

中科院郝小江研究员学术报告

作者:理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时间:2010-05-27     【打印文章】


报告题目:天然产物研究的实践与体会

 

报告人:郝小江 博士 

  2010127日上午9:30

  南昌大学北区(青山湖校区)中德联合研究院 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郝小江,男,58岁,1951710日出生于重庆,药学博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一、主要经历

19739-19767    贵州大学化学系学生

19769月-19827   贵州大学化学系教师

19829月-19857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857                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65月-19912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助理研究员

19864月-199011  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留学

19909                获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

19913月-19944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员,植物化学研究室主任,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副主任

1994年月-现在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

19951月-199710  昆明植物所常务副所长,植物化学开放室主任

19959-20022    兼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199711-200512  昆明植物所所长

1999-现在               兼任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200110-20069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学术任职:第一、二届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常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十二、十三届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第一、二届新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Journalof Natural Products》编委,《药学学报》、《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学杂志》、《中国生物学文摘》等9个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

二、主要学术成绩

1978年起从事药用植物化学和药物合成研究。1991年初回国后,组建了新的研究组,先后研究了100余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化合物2000余个,其中包括20种新骨架在内的新化合物530余个,合成各类衍生物或天然产物500余个;在调节NO合酶生物碱,抗血小板集聚、抗脑缺血生物碱,抗稻瘟菌吲哚生物碱,诱导细胞凋亡生物碱及其二萜,特异性抗正链RNA病毒的C21-甾体、吲哚酮,抗乙肝病毒生物碱等研究工作皆属首次发现。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SCI源学术刊物上发表240余篇,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6项。已培博士37名、硕士1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7名。

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年选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候选人(第一层次),1996年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中科院百人计划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获卫生部的吴阶平-杨森医药学植物化学二等奖,1998年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01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二),2003年、2009年分别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先后主持的重要科研项目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面上项目(2),科技部“1035”重大项目专题,863重大项目专项,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十五重大项目,贵州省重点项目,云南省重点项目等10余项。


相关附件:



设为首页 | 中文 | English | 联系站长

电话0791-83969506     投诉电话:0791-83969507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理科生命大楼A区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