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学术活动

五位中科院院士在高能物理会议期间接受专访

作者:理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时间:2010-06-12     【打印文章】


 

戴元本院士接受昌大新闻网记者专访

邝宇平院士接受昌大新闻网记者专访

赵光达院士接受昌大新闻网记者专访

陈和生院士接受昌大新闻网记者专访

吴岳良院士接受昌大新闻网记者专访

戴元本院士:南昌大学的未来会更美好

    戴元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湖南常德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

    他鬓发斑白,对高能物理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他步履蹒跚,却从未停下探索高能物理的脚步。他就是82岁高龄的戴元本院士。虽已入耄耋之年,但作为一位学者,他凌厉的目光折射出的是一股如年轻人关于梦想追逐的韧劲。为了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戴老不顾年事已高,亲历其为,这便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态度所在。

    科研道路总是布满荆棘,困难与压力总是在处处守候。在高能物理的科研工作中,困难是肯定有的,但是我从没感觉到有压力。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和可能去做就行了。学生时代的戴院士喜欢下围棋、象棋,打桥牌,现在的戴老喜欢静静地看书,涉猎古文学和历史方面。由于文革时期戴老的父亲在江西工作,戴老对江西有一定的了解,江西的建设搞得不错,但是学科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希望江西能够全方面发展。

    学术研究是超脱俗世的一种追求,对于未来大学生的走向,戴院士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你们面临的处境与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我希望有一部分人,哪怕是少数人,能够专心于科研,不计名利,不要考虑能不能赚钱,仅仅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把科研做好。除了科研,其他事也应该秉乘这样一种心态。还原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本质状态,老一辈人的思维逻辑里溢满了无限的淡然和执着,这也许是戴老教会后辈们所应该遵循的原则。无可否认的是,当下的社会中浮躁处事的人不乏其数,而对于一种需怀严谨之态的科研工作,这种原则便显得弥足珍贵。

在谈到对南昌大学的印象时,戴老表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的南昌大学之行,有感于这山水园林式的大学校园,完备的软硬件设施让戴老对江西的变化深有感触,感觉学科基础方面正在不断改进。他也相信江西在未来的科研发展上会取得不错的成就,也深情寄语南昌大学的未来会更美好。

邝宇平院士:拿奖不是一个人的奋斗

 

    邝宇平,理论物理学家。1932年生于广东台山。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能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亚太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物理工作组中国联系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等。从事粒子理论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 TeV能区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论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谨始终是科研工作者的共性,对科学的执着是支持他们走下去的动力,科研工作者的眼界总是令我们折服。邝宇平院士始终坚信:高能物理能创造人类美好未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邝院士说我们得把眼光放远,基础研究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基础,高新技术如激光技术、高温传导体技术的发展都是根据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而获得的,今天做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是为以后发展更新的技术做准备,如果在学科基础研究上落后,在其他方面也难领先,那么新的技术也必将难诞生。

    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中国物理界也是中国学术界的梦想。 邝院士认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需要整个国家的力量提高到国际水平。拿奖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一个团队的努力。正如牛顿所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对于正在求学的昌大学子们,邝院士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有热爱高能物理,热爱科学的精神。也许把高能物理作为一个专门课题来研究会觉得很枯燥,但如果把它当做对自然界的一种探索,一切都不会显得那么困难。

吴岳良院士:昌大的软环境明显提高

 

    吴岳良,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2月生于江苏宜兴,籍贯江苏宜兴。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7-1996年在德国和美国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现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和中科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5岁就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吴岳良来南昌大学已经不止一次了,与之前相比,此次来昌大,学校的变化让他感受颇深,昌大的软环境明显提高,这次高能物理会议的活跃程度和工作进展就能明显地体现出来。他强调:软环境十分重要。

    吴岳良院士让我们看到了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年轻化趋势。1978年改革开放,万物复苏,科学的春天到来。那时候大家的精神方向就是努力拼搏,为科技献身。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却不平凡的信仰成就了吴院士,有着坚定的目标,理想成就了吴岳良。

    吴院士从个人经历出发,提出三点成功信条:第一,树立目标;第二,尊重自己的兴趣,从兴趣出发;第三,激发自己为目标奋斗的激情。学生时代需要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但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最后,吴岳良院士对笔者表达了他的殷切期望:愿南昌大学今后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赵光达院士:莫大的精神享受

 

    赵光达,陕西西安人,193910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所教授。199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获中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周培源物理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谈及高能物理,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即使是对于专门从事高能物理学习的学生来说,也可能是艰深的。那么高能物理究竟是以怎样的魅力吸引着一位位研究者呢?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赵光达院士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强子物理和量子色动力学主要是对微观世界存在规律,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结构的理解。也许它和现实生活、经济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从人类认识自然方面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

    科研之路从来都不是一片坦途,文革时期,科研环境被完全破坏,但是凭借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怀着对光明前景的企盼,他和老一辈研究者冲破恶劣环境的阻碍,继续着对高能物理学的研究。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研难题时,这对科研者身心而言,是种莫大的挑战。如何在这种高负荷的压力之下保持对科研的持续热情而不被搁浅,赵院士告诉记者他喜欢游泳,特别是在海里游泳是他的最爱,在北京工作后,由于时间紧,赵院士选择快步走的方式锻炼身心,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也许这就是赵院士深谙身体革命本钱的朴素理论。其实对于以后将在科研路上有所付出的探索者而言,这也是一份经验之谈。漫漫科研路,上下求索而为,科研者们务必是在充实自己身心健康的前提之下,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一次来到南昌大学,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及硬件设施给赵院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昌大学的良好环境为学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硬件设施,作为江西省唯一的“211重点工程建设学,南昌大学在未来培养人才和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前途,希望昌大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大学生是时代的号角,是祖国的未来。赵院士深情寄语昌大学子:高能物理虽然艰深,但是如果一个理论预言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经过推导、实验后获得证实,那将会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希望年轻人有志于迎接这个挑战,进行高能物理知识的研究。

陈和生院士:这是一所很有希望的大学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46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8年参加CMS实验,任中国CMS合作组负责人,曾任CMS 执委会成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个动荡的时代,宝贵的青春被无情地延误;他是中国第一位博士后,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半年博士后之后,毅然选择了回国。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在中国的土地上靠中国人自己的奋斗,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籍。陈和生对于为祖国科学技术发展做贡献有着自己鲜明坚定的立场。

    1984年,国内的博士后制度刚刚开始建立,邓小平在北戴河接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丁教授谈到在从Mark-J实验培养的博士里挑选到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的安排里,陈和生就是其中一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丁肇中教授独到的治学风格,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的洞察力对陈院士的求学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针对当下大学生出国热的现象,陈院士对此表示:个人的发展前途的好坏在于是否认真学习、工作,而不是在于身处国内还是国外,我们承认国外一些大学有着更高的教学水平,但那毕竟是少数。国内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快,且成蓬勃之势,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同时,他指出事实上外国有很多科学家是羡慕中国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这不仅仅归功于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有着相对别国更广阔的前景。作为第一位留学回国的博士后,他始终坚持: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在中国的土地上,靠中国人自己的艰苦奋斗。

    首次来到南昌大学,良好的校园建设以及学生们朝气蓬勃的面孔都给陈院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院士认为我校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并且有自己的特点,在国内也拥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获得了相当高的地位。他指出,只要南昌大学沿着目前的发展思路走下去,继续不懈努力,认真培养人才,实实在在地做研究工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陈院士寄语昌大学子: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正视社会上的种种诱惑,静心学习,为美好的未来与人生奠定基础。

   对于我校当下的发展和未来的前景,陈院士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非常感慨地说:这是一所很有希望的大学,建设手笔大、发展速度快、管理措施好、朝气蓬勃,要为江西省和国家培养大量人才。

相关附件:



设为首页 | 中文 | English | 联系站长

电话0791-83969506     投诉电话:0791-83969507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理科生命大楼A区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