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报告中,孙勇副教授主要介绍了利用光诱导光子石墨烯技术研究能带谷之间的布洛赫振荡和零能隙的狄拉克点处的朗道-齐纳隧穿(LZT)量子力学现象。孙勇副教授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狄拉克点LZT这种非绝热的波包动力学行为,具有各向异性,即强烈依赖于所加梯度势场的方向。具体来说,当梯度场没有打破元胞子晶格的对称性时,狄拉克点处发生完美LZT和对称性谷散射,观察到持久的谷布洛赫振荡。这一结果符合标量势场驱动下无质量二维狄拉克哈密顿量的理论预期。而当梯度场打破了元胞子晶格的对称性时,狄拉克点处发生非完美LZT和非对称谷散射,谷布洛赫振荡逐渐衰减,且LZT的几率随着梯度场的增强不增反减。这样的波包动力学行为表明,在狄拉克点附近,梯度并不总是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能视作简单的标量力。此外,对称破缺还会导致赝自旋不平衡,从而可观察到拓扑荷数谷依赖的光涡旋。
孙勇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物理系,2012年获同济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11至2013年10月在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11月起在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至今,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4.11~)。期间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A/B、 App. Phys. Lett. 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14篇(PRL一作两篇,包括一篇ESI高引用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各一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