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平凡之路

 

平凡之路

物理学131班郭弘

在座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学生名为郭弘,来自理学院物理学131班。郭者,城也,在古代指的是城池的意思,这是老祖宗告诫自己的后人为人要忠孝仁厚;弘者,大也,这是父亲为我取的名字,寓意自己的儿子能够在人生之中取其大而成其大。原本我也不知道这“取其大而成其大”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是父亲从小就一直告诉我:“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你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哪怕是在大街上扫地,对这个社会也是有意义的。”所以在大学生涯这四五年的磨砺之后,我渐渐明白,我这个名字背后所隐藏的寓意。父亲一直希望自己把这个“”字写得再小一点再小一点再小一点。

人如其名,这就是站在各位老师同学面前的郭弘,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的确,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是今天呢,我这个普通人要站在这个讲台给大家讲讲故事,讲讲我在大学经历的一些故事。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兴趣的趣;一个是“”,志向的志。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在课堂上对着我们问:“小朋友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呀?”有人说:“我要当老师,像您一样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也有人说:“我要当医生,救死扶伤!”而我想了想站起来说:“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因为什么呢,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后来当高考结束,我们在面对大学志愿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我的梦想,很奇怪的是,我的梦想还是想当一名科学家,想去研究物理。因为即使时间过去这么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从来没有减少过,反而越来越浓厚。兴趣当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东西,无论时光被封存多久,只要你一想到它,再冰冷的心在那一刻也会变得无比炙热。所以,我果断地做出了选择,我填了四所大学志愿,每一所大学的专业志愿都一样,第一个是物理,第二个是应用物理,第三个是数学,第四个是应用数学。最后,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南昌大学。

当然故事从来没有那么简单过。梦想开始的时候支撑你的一般都是情怀,因为只要你一想到它你的内心就变得无比炙热,但是开始梦想的时候支撑你的便是行动。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一个很平凡的学生,比很多人多的地方只是我知道我前进的方向在哪里。我很喜欢物理,我进了物理学121班,我很喜欢物理,我想知道有关物理更多的知识,所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12级本硕实验班。在高等研究院学习的那段日子我接触了很多老师上了很多课,但是我还是没有找到让我内心炙热的那个东西。

所以我不得不再进一步。我喜欢物理,我喜欢浩瀚无垠的宇宙,喜欢探索宇宙形成的终极奥义,所以我用尽一切办法查找资料,在A4纸上列出了我们学校在研究宇宙学、引力与相对论所有老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一个一个地发短信发邮件联系他们,希望借挑战杯的名义跟他们学习做科研。可结果呢,有老师说:“很遗憾,我不在南昌,我在北京。”也有老师说:“我做的研究内容跟应用不挂钩,不适合作挑战杯。”所有的老师都拒绝了我,而纸上只剩下最后一位老师。当时的心情很糟糕,也只有抱着侥幸的心理给最后一位老师发了短信,告诉他我自己真实的意愿。大家知道最后的结果吗?就跟写小说一样,那位学校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的老师五分钟不到就回复我说:“如果你感兴趣就来我办公室聊一聊!”当时的心情好激动,因为你看着前面的路是一条绝路,当你闭上眼睛踏出最后一步的时候以为自己会跌入深渊,没想到的是你却被接引到了彼岸。

于是我在引力中心待了四年,因为后来我从12级本硕实验班转专业来到了现在的物理学131班。在这四年之中,我的恩师手把手教我如何看懂一篇文献,如何推导文献中出现的每一个公式。我从零开始学习如何从事理论物理的科学研究工作,大家知道学习科研的第一步是什么吗?按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利用好大学校园里的资源;那大家知道大学校园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吗?是图书馆里不计其数的书籍和论文。从大二开始,我就经常在图书馆的自习室看书,一门课程同时翻开几本不同的教材比对论证,或者是找到最适合自学的教材抓起来就看是我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所以很有趣的是图书馆教会了我自学,物理学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在开课之前我一般把图书馆最好的教材翻过至少一两遍,后来包括一些研究生课程包括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等理论我也都能通过自学掌握其中的内容。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便是图书馆每年花费上百万元购买国际论文数据库的使用权,通过校园网进入图书馆官网点击电子资源就能访问全球大部分知名期刊数据库的内容,学习过《文献检索》之后就能够在数据库中找到自己关注的研究方向的研究论文,这是学习科研的第一步。

当然,为了研究课题,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此需要牺牲的便是几乎所有的时间,周末的时间,晚上的时间,寒暑假的时间。自从大二开始,我假期在家待过的时间一般都不超过一个星期,学校不安排住宿我们就住在实验室,学校食堂没有饭吃我们就点外卖克服苦难。大家要知道开始科学研究光有本科阶段那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自学、边学边用是家常便饭,从大二开始我自学教材理论整理的学习笔记,参加课题组组会记录的组会笔记,参加学术报告整理的研究笔记堆积下来需要好几个文件夹才能装下,这里还没有包括研究课题时推导计算的草稿以及研究内容整理出来的演算笔记,还不包括四年下来你都快要翻烂掉的一堆论文。完成研究内容,写成论文终于可以投稿了,可是过程依旧会充满艰辛,我的第一项课题完成论文用了一年时间,而投稿花费一年投稿三家期刊才被收录,被收录的期刊也不过是SCI四区的一家普通期刊。而最后我能够顺利完成保研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也是因为我的第二篇论文发表在SCI一区物理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D。最后这些结果其实都算不上重要,这些科研经历给我最大的启发,也不是它一直都是一种可以让自己炙热的爱好,而是它从爱好变成梦想,并且自己在实践这个梦想的时候,我渐渐明白即使自己的工作再如何微不足道,它也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迈出了一步。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志向的“”

当然还是感谢这些经历,我才能站在这里给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可是呢我还是一位很普通的学生,一个很平凡的人。我从未认为自己有多少了不起,因为大家有目共睹,我不是什么天才,不会无师自通,不会过目不忘,我在学习科研的过程中历尽各种困难磨难,磕磕绊绊。我唯一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我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并且在大学这四五年里我用尽自己的力气在一步一步前进。到现在,即将开始我研究生的学涯,我才开始懂得,我为自己的兴趣梦想坚持着,一开始靠的是情怀支撑,现在靠的是志向前进,而至始至终,梦想依旧要用汗水积累。前不久在写毕业论文,我在致谢中写道:“求宇宙浩渺之变化以成趣,秉兴趣所持之大义以成志。”在爱好中发现自己的梦想是一种趣,而在自己的兴趣梦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大义便是一种志。这就是父亲希冀自己的儿子能够取其大而成其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在这里我不作为一个很优异的学生为大家发表演讲,而是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为大家讲故事。我相信在这里发表演讲的老师和同学都和我一样,收获的成果再多付出的辛劳再多,都是平平凡凡的人,即使是爱因斯坦,是牛顿还是居里夫人都是普通人,与我们一样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而这些在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伟人也好,还是站在这里发表演讲的老师和同学也好,还是坐在这里认真听讲的我们也好,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在前进,不论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梦想,我们行走的都是平凡之路。但是,在条这属于每个人的平凡之路上,我们不断前行,就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在为这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不断添砖加瓦!

最后,在即将毕业临别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知遇之恩,学生不忘。我更要感谢我的南昌大学,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人生难遇的机会,感谢他为我们创造不可多得的环境。谢谢大家!


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School of Mather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s,Nanchang Uniersity


地址: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理科生命大楼A区四楼

电话:0791-83969506

邮箱:smcs@ncu.edu.cn

院长书记信箱:475496189@qq.com

常用链接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图书馆

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

微信公众号